1812考生甄妮备考感悟
很多年没有写过感悟类的文章了,有一种获奖感言的感觉,竟有点不知从何写起;但不得不说,有机会发表获奖感言的人,证明他首先“成功”了。是的,1月9日凌晨收到PMI®发来的邮件,从预览窗口看到“Congratulations! You’ve earned it!”的时候,心里的那根绷着的炫总算松开了。
我的PMP®之路要从几年前说起,毕业后就进入了IT软件行业。公司有一个专业服务PS (Professional Services) 团队,很早就听说过该团队好几位同事都是PMP®持证者,知道PMP®是Projec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的意思,听起来蛮高大上的。但一直觉得离自己很远。
直到前年,有机会进入该团队真正参与项目管理的工作之后才发现,自己真的欠缺项目管理的理论知识,工作起来很辛苦,于是自己买了PMBOK®指南想自学成才(我为什么这么想不开。。。。)事实证明想要在工作之余自学几百页的PMBOK®指南简直是天方夜谭,我的笔记永远的停留在了第一章,就这样慢慢地放弃了。
去年四月底(3月成绩下来的那天),在朋友圈看到我的两位女性朋友同时晒出了PMP®的成绩单和证书,而这两位朋友还并不是专门从事项目管理的,人家都考下了PMP®,其中还有一位是刚刚生完二胎的妈妈,我一下子坐不住了,觉得很受鼓舞也感到了深深的危机感。想想自己毕业这么多年,好像都没有再系统的学过什么课程获得过什么能给职业加分的证书了,忽然之间觉得再不学点什么就晚了!
给两位朋友默默点赞的同时,自己也开始搜索PMP®培训和考试的相关资料。
听过某大型培训机构A的试听课,也看过某美国培训机构B的视频,感觉总是哪里差了那么一点点,没有想要报考的勇气。直到在喜马拉雅上听到一个低沉又稳重的嗓音在娓娓道来什么是项目管理,忽然觉得,诶?这就是我想要的,这个人叫Jim老师。这是什么机构?我就报这家了。
顺着线索找到了乐凯,这个名字在圈子里还不出众,但是看到群里老学员们的反馈,和大家之间交流的良好气氛,我觉得就是他了。于是在卜卜老师那里火速完成了报名。报名之后,联系了一下我四月份通过考试的上海的朋友,说我也报考PMP®了,一聊才知道原来她也是Jim老师前几期的学生,世界真的很小,她一次备考通过,我觉得自己成功的机会也更大了,对乐凯也有了最初的信心。
报名之后,收到了700多页的第六版PMBOK®指南和一本略薄的乐凯PMP®讲义,就开始了每周两次(周三和周六)晚八点的YY之约。YY这个工具很多年前火过一阵,那时候大家在YY聊天室里学英语啥的,想不到现在我们可以在上面学PMP®,不得不说这个软件还真的不错。除了授课,每周六YY刷题的功能也是十分好用,在线直接做题,实时体验不错。
第一次上课以后,乐凯的微信服务号里面便可以开始做练习题了,每日一练每天有8道题,不多不少刚刚好,每天早上乐凯教务主任(颜值担当)严老师会在群里提醒大家按时做每日一练,大家做完之后,会在微信群里@Jim和秋风两位老师解答,老师们解答的也很及时。
一到十三章全部学完之后,就开始进入到了冲刺阶段。冲刺阶段有几次专题回顾讲解,100分钟的ITTO串讲(十分之重要),两次200道题的模拟考试,及一次80题的冲刺题。跟着老师的节奏,参与每一次直播,下来自己重温每个章节内容,根据结果来看,基本上大家都成功通过了考试。
不得不说,Jim老师和秋风老师真的非常敬业与负责。有时群里讨论问题讨论到深夜,老师们都还在孜孜不倦的解答,早上很早又开始帮大家解答当日的每日一练。我的感觉是,老师是无处不在的,乐凯提供的是环绕式的全方位服务。
Jim老师有十几年IT行业项目管理实战经验,真的让我们见到了与这个资历相匹配的专业人士该有的风采,真的不是盖的。秋风老师也十分儒雅幽默,给我们班级带班的几次回忆都还历历在目。老师们都是非常专业的讲师。
教务团队一帅哥二美女(严老师,悠悠,卜卜)的管家式服务也是十分的周到,曾经因为咨询考试报名的详尽事宜,在微信上文字交流时与教务老师产生了误会,老师马上打电话过来进一步说明,态度让我蛮感动的,也因此对乐凯产生了进一步的信任与好感。
回顾整个备考的过程,有专业知识与ITTO的枯燥,但是也有与同学老师们一起互动时的欢乐,个人十分欣赏Jim老师的愿景,“愿国内的项目管理能够越来越正规化,达到专业的项目管理该有的样子”。
在成绩出来的那天才在群里得知原来1812班级有位同学在备考期间查出了大病,还依然坚持备考,最后以4A的好成绩通过考试。这件事把大家都震撼了,有同学面临这样大的危机都还在坚持,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加倍努力呢?
通过乐凯社区也认识了同样持有终身学习理念的朋友们,是一个额外的收获。PMP®只是一个开始,不断地学习才是真正的目标。
记住Jim的话:迷茫的时候,学习总是不会错的。
与乐凯的学员们共勉。
1812远程班-甄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