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T行业专业资格认证中,软考高项(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被视为项目管理领域的重要证书。不少准备报考的IT从业者常有疑问:软考高项考试需要很强的数学基础吗?数学薄弱的考生能否顺利通过考试?本文将详细分析软考高项中的数学知识要求,并提供针对性的备考建议。
软考高项作为一项综合性考试,确实包含一些数学相关内容,但整体数学难度适中,并非考试的主要障碍。数学内容主要集中在综合知识科目中,以项目管理中的计算类题目为主。
项目成本管理计算
项目进度管理相关计算
风险分析中的概率计算
挣值分析计算
基本的统计学知识
综合知识:约15-20%的题目涉及计算
案例分析:1-2道小题可能涉及计算
论文写作:基本不涉及数学计算
根据多年软考辅导经验,软考高项中的数学内容属于应用型数学,主要考察考生对项目管理计算公式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而非复杂的数学理论或高级运算。即使数学基础一般的考生,通过针对性练习,也能较好地应对考试中的计算题。
了解软考高项中常见的数学计算类型,有助于考生有的放矢地进行备考。以下是考试中最常出现的几类计算题:
成本估算(类比估算、参数估算、自下而上估算等)
项目预算计算
资金时间价值计算(净现值NPV、投资回收期等)
挣值管理计算(计划价值PV、挣值EV、实际成本AC等)
关键路径计算(ES、EF、LS、LF、总浮动时间、自由浮动时间等)
进度压缩计算(赶工、快速跟进等)
资源优化相关计算
风险概率与影响评估
期望货币价值分析(EMV)
决策树分析
敏感性分析
即使您的数学基础不太扎实,也完全有可能通过合理的备考策略顺利通过软考高项考试。以下是针对数学基础薄弱考生的几点建议:
掌握核心公式:重点掌握项目管理中常用的10-15个核心计算公式,尤其是挣值管理和关键路径相关计算
理解公式含义:不要死记硬背,理解每个公式的实际含义和应用场景,有助于灵活运用
大量练习:针对常见计算题型进行大量练习,形成解题思路和步骤的肌肉记忆
使用计算器:软考高项机考环境下提供计算器功能,考前熟悉操作可有效提高计算效率
合理分配时间:遇到复杂计算题时,如果短时间内无法解决,可先标记,处理完其他题目后再回来解答
概念混淆:如混淆CPI和SPI的计算公式,解决方法是明确每个指标的含义
单位不统一:忽略时间或成本单位的不同,解决方法是计算前先统一单位
计算步骤跳跃:省略中间步骤导致最终结果错误,解决方法是按照标准步骤逐步计算
数据代入错误:错误理解题目条件,解决方法是仔细阅读题目,明确每个数据的含义
软考高项中的数学计算内容并非单纯为了考核数学能力,而是为了评估考生在实际项目管理中应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这些计算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场景,有助于深入理解并更好地应对考试。
挣值分析是项目控制中的重要工具,通过对计划价值(PV)、挣值(EV)和实际成本(AC)的计算和比较,项目经理可以科学评估项目的进度和成本绩效,及时采取纠偏措施。软考高项中的挣值计算题,正是模拟了这一实际应用场景。
关键路径法(CPM)是项目进度管理的核心技术,通过计算活动的最早开始、最早完成、最晚开始和最晚完成时间,确定项目的关键路径和各活动的浮动时间。这些计算在实际项目中帮助优化资源分配,确保项目按期完成。
值得注意的是,软考高项与PMP认证在项目管理数学内容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软考高项更注重结合信息系统开发特点。如果您已具备PMP知识背景,则软考高项中的数学部分将相对容易掌握。
对于数学基础薄弱的考生来说,参加专业的软考培训课程可以显著提高学习效率和通过率。专业培训机构通常会提供以下支持:
梳理考试中的数学知识点,突出重点和难点
讲解计算公式的来源、含义和应用场景
提供针对性的练习题和解题技巧
进行模拟测试,评估考生对数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分析历年真题中的计算题,总结出题规律和趋势
总的来说,软考高项考试中的数学内容虽然存在,但难度适中,主要是项目管理中常用的应用型计算。对于数学基础不太好的考生而言,通过系统学习和针对性练习,完全可以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软考高项作为一年仅一次的国家级IT认证考试(每年5月举行),选择科学的备考方法尤为重要。不要被数学计算题所intimidate,而应该将其视为提升项目管理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实战练习建立解题信心。
最后,请记住软考高项已实行机考模式,熟悉电子化考试环境和机考系统提供的计算器功能,同样是提高应试能力的重要一环。基于第四版教材(2023年改版)的系统学习和充分练习,是顺利通过考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