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IT从业者来说,软考中项(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和高项(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是职业发展道路上的两块重要里程碑。很多考生在成功取得中项证书后,往往会考虑继续挑战高项。那么,从中项到高项,应该间隔多久备考更为合适呢?本文将从多个维度为大家提供专业建议。
考试时间:每年11月(一年1次)
教材版本:第三版(2024年更新)
考试科目:上午综合知识、下午案例分析
考试形式:机考
难度:中等
考试时间:每年5月(一年1次)
教材版本:第四版(2023年更新)
考试科目:上午综合知识、下午案例分析和论文
考试形式:机考
难度:较高
从上述对比可以看出,高项比中项多了论文考试,知识体系更加复杂,考试难度也更大。这也是为什么许多考生会先考中项,然后再挑战高项。
根据经验,从中项到高项的备考时间间隔,主要取决于个人基础、学习能力和可投入的时间。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我们可以根据不同情况给出合理建议。
对于学习能力强、项目管理经验丰富、可以全力投入备考的考生,在11月考完中项后,可以利用12月到次年4月的时间备考高项,赶上5月的考试。
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这是最合理的间隔。有足够时间消化中项知识,了解高项新增内容,特别是论文写作,同时不会让中项的知识遗忘太多。
考虑到现在中项在11月考试,高项在5月考试,最自然的节奏是:考完中项后,利用半年时间准备,参加次年5月的高项考试。
1. 个人基础:如果你在IT项目管理领域有丰富经验,或者中项考试成绩优秀,可能需要较短的过渡期;反之则需要更多时间打牢基础。
2. 可投入时间:全职备考与工作之余学习的效率差异很大。如果只能利用碎片时间,建议预留更充足的备考周期。
3. 学习方法:高效的学习方法能大幅缩短备考时间。参加远程软考培训,有老师指导和专业课程,可以更系统地掌握知识点,特别是论文写作技巧。
4. 知识重叠度:中项与高项有约60%的知识重叠,这部分只需复习巩固。但高项新增的内容和论文写作需要额外时间学习。
1. 保持知识连贯性:中项考试结束后,不要完全放松,可以适当休息1-2周,然后开始了解高项的额外知识点,保持学习的连贯性。
2. 重点突破论文:高项比中项多了论文考试,这是很多考生的难点。建议提前3个月开始练习论文写作,熟悉各种题型和写作技巧。
3. 扩展战略管理知识:高项更注重战略层面的项目管理知识,这部分是中项所不涵盖的,需要额外学习。
4. 制定合理计划: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确保覆盖所有知识点,特别是中项中不包含的部分。
乐凯推出中高项联报班,价格仅2499元,帮助您一站式解决两个证书的考证需求!如有疑问,欢迎咨询客服获取更多详情。
从中项到高项的备考时间间隔没有绝对标准,关键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节奏。无论选择何种备考时间,系统学习、专业指导和持续练习都是成功的关键。希望本文能为您的软考之路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