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备考PMP的学员来说,面对庞大的知识体系和有限的备考时间,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顺序显得尤为重要。合理的学习路径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还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掌握PMP知识体系。本文将为您提供一套经过实践验证的PMP学习顺序,助您高效备考,顺利通过考试。
一般来说,PMP考试的备考时间为1.5-3个月,具体时长取决于个人的学习能力、可投入的时间和项目管理经验。在开始学习前,建议您先了解PMP考试的整体内容框架:
《PMBOK®指南》第6版(10个知识领域,49个过程)
《PMBOK®指南》第7版(12个项目管理原则)
《敏捷实践指南》(敏捷、精益、混合方法等内容)
"不建议死记硬背,记忆应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不建议盲目刷题,刷题应该是一种检查手段,而不是一种复习方法。"——乐凯JIM老师
在正式深入学习前,建议先整体了解PMP知识体系的框架和结构,建立全局观念。
阅读《PMBOK®指南》第6版的第1章和第2章,了解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
熟悉5个过程组和10个知识领域的基本框架
浏览《敏捷实践指南》的前言和概述部分
参加系统的PMP培训课程,听取专业讲师对知识体系的整体讲解
PMP考试以过程组为主线,建议按照项目生命周期顺序学习5个过程组。
启动过程组(2个过程)
规划过程组(24个过程)
执行过程组(10个过程)
监控过程组(12个过程)
收尾过程组(1个过程)
对于规划过程组的24个过程,由于数量较多,可以按照知识领域进行分组学习,每天集中学习1-2个知识领域中的规划过程。
在掌握过程组框架后,建议按知识领域进行深入学习,这样有助于建立系统化的知识网络。
项目整合管理
项目范围管理
项目进度管理
项目成本管理
项目质量管理
项目资源管理
项目沟通管理
项目风险管理
项目采购管理
项目相关方管理
学习每个知识领域时,注意理解该领域中各过程之间的联系,以及与其他知识领域的交互关系。
随着敏捷在PMP考试中的比重增加,《敏捷实践指南》的内容变得越来越重要。
学习敏捷基本概念和价值观
了解敏捷与传统项目管理的区别
掌握敏捷常用工具和技术
理解混合方法的应用场景
从2023年8月起,PMP考试开始新增第7版内容,需要重点关注12个项目管理原则。
系统学习12个项目管理原则
理解第7版中的团队绩效领域
将第7版内容与第6版知识体系进行整合
在系统学习完知识点后,通过大量练习来检验学习成果并查漏补缺。
每天进行日常练习,如每日一练
完成单元练习,巩固各知识领域
参加模拟考试,熟悉考试形式和题型
分析错题,针对薄弱环节进行强化
误区一:一开始就盲目刷题
许多考生急于检验自己的准备情况,一开始就大量刷题。但如果没有系统学习基础知识,盲目刷题只会增加挫折感,降低学习积极性。
误区二:过分关注ITTO细节
虽然输入、工具与技术、输出(ITTO)是PMP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需要死记硬背每个过程的所有ITTO。理解ITTO之间的逻辑关系更为重要。
误区三:忽视敏捷内容
随着敏捷方法在项目管理中的广泛应用,PMP考试对敏捷内容的考察也越来越多。忽视敏捷知识将影响考试通过率。
保持学习节奏: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每天坚持固定时间学习,保持稳定的节奏
理解优先:记忆应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先理解概念和原理,再记忆具体内容
实践结合:将学到的项目管理知识与实际工作案例结合,加深理解
小组学习:加入学习群或小组,通过讨论和交流加深理解,也能获得更多支持
定期复习:采用间隔重复的方法,定期回顾已学内容,防止遗忘
PMP考试备考是一个系统工程,合理的学习顺序能帮助您事半功倍。乐凯提供全程直播授课、实时互动、课程同步录屏无限回放等服务,配合专业讲师的指导,让您的PMP备考之路更加高效顺畅。记住,学习不在于速度而在于方法,坚持正确的学习顺序,必能取得理想的成果。